回首頁
回首頁 網站地圖 繁體中文English
首頁 > 新聞&花絮 > 專訪報導 ★ 大同大學何明果校長
最新訊息
第四屆第一次台緬經貿文化交流協會 會員大會
2024-06-07
第七屆私校傑出教育事業家暨第三屆傑出校長選拔結果出爐
2023-10-06
回到新聞&花絮首頁

專訪報導 ★ 大同大學何明果校長
2022-01-04

                                                                                                                         撰文 : 黃經芬

11月秋陽溫暖和煦,在台緬協會召開完會員大會之後,協會一行人受邀拜訪位於台北中山北路上的會員大同大學。一入校門,迎面而來即是寧靜的校園綠景,順著樹梢舉頭望去,氣派雄偉的白色歐式建築迷人,氛圍頓顯夢幻唯美,難怪是全台新人拍攝婚紗照的首選。單從美麗的校園氣質,很難與大同大學鐵錚錚的工學院背景連結,印證紮實耕耘的光榮歷史,全人理想的教育情懷,科學人文融合一體,教育英才的最高境界在此展現無遺。大同大學是台灣科技菁英的搖籃,為國家培養了無數的工業及產業領導人才,大同大學建校六十五年,校友只有四萬人,校友創立的企業卻占居台灣最強及穩居世界第一17家電子業中的2家; 2020年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百大CEO,大同校友強佔5%比例,傑出比例驚人,成果有目共睹,標竿大學的形象突出。

 

大同大學對緬甸有著深切的感情。 2014年在台緬協會的協助下,大同集團捐贈了兩套太陽能發電及汲水系統,完工嗣後供給了乾淨的水源及生活電源,大大提升了村民生活水準。去年在軍變及疫情肆虐下,更率先對曼德勒孔校及緬甸僑生,提供來台全額獎學金的學位機會,善舉可風。今日採訪話題便從此展開,主角何明果博士尚未擔任校長,當年以專家身份前往首都奈洛比(Naypyitaw)附近的無電缺水村莊,進行實地勘查選地,經驗深刻。憶及當年參觀仰光大學及緬甸中研院,建物凋敝荒煙蔓草,路上百廢待興的景象歷歷在目。十年開放高速成長的緬甸充滿了生命力,可惜再經變故,今時又回到鎖國狀態。大家都寄望溫和善良的緬甸人,嘗過文明進步的甜頭後,會更加努力爭取讓年輕人出國讀書,儲備未來帶領國家回到正軌再度復興。

 

大同大學在緬甸僑鄉心中是有高科技業出路的學校,在陳永裕教務長及招生組戴佳蓉老師的陪同下,何校長很豪氣地承諾,歡迎緬甸最優秀人才來台就讀博碩士班、優秀的緬甸博士畢業生來大同大學擔任教職,大同也可以盡力協助留臺、留校、取得工作證,語言、學費、生活費用不用擔心,而且保證前途似錦。

 

在少子化浪潮侵襲下,大同大學在台灣的學位仍然搶手,每年入學競爭激烈,招生也總是滿額,我們特別邀請校長闡釋經營秘訣及重要發展深入剖析,不只提供給緬甸學生,也是讓所有有志國際競爭力之學子擇校參考。

Q: 為何大同大學首重【培養跨領域與終身學習的基本能力與態度】

A: 何明果校長說,同學擁有應付未來挑戰的能力,就是大學教育的最終目的,他舉了校友們的例子說明「在他們的學生時代,很多行業是不存在的」,現在的很多工作十年後都將消失,科技進步是常態。 將來「未知卻充滿機會」,因此要鋪墊出一個學生「想做什麼就大膽的嘗試」的環境,課綱設計從必修課程開始:

  • 全校必修:

-英語必修4年,第二外語必修4年,機械製圖,機械加工,工廠實習,經濟學(國富論,論語,法律常識),專題研究

  • 工程科系必修:

-會計,工商管理,品質管理

  • 設計,經營科系必修:
  • 電機概論,機械概論

此外,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探索能力及持續精進的紀律,信仰學用合一的態度,教師引導學生從實地體驗中激發潛能。師資來源自企業而來的傳承頗為著名,效法早年創辦人林挺生校長每周再忙,都要撥空到校,為學生親授國富論經濟學的傳統。沿襲至今,大同大學的老師常從大同企業高階管理者而來,貫徹務實為本的精神。

 

Q: 為何重視【學習生態池打造的職涯競爭力】

A: 大同大學立校是以培育「國家的棟樑,社會的導師,事業的經營者,產業的將帥」為目標。多年來培養了大量的台灣科技產業最重要的科學家、工程師及事業經營者。育才成果跟打造優質精緻,跨領域學習生態圈,創造資源整體的最大價值化有關。師生實踐共同跨域激盪,打破疆界學習,學會問對好問題。舉參與NASA登上火星「毅力號」探測車太空船設計的工程師校友劉登凱為例,接受媒體採訪時,便表示開始火星計劃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問出第一個問題 ”如何整合所有已知的技術讓探測車可以從火星找到地球” 。曾任大同集團董事長的電機系傑出校友盧明光,演講時提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採購。雖是電機系的高材生,但剛到職時面對的是現場缺料,請購單堆積如山的陌生困境,最終運用認真傑出的溝通技巧,把在生產線缺料的各種問題解決。憑藉學校培養的務實工作態度,盧明光終於成為台灣的國際併購天王。另外,每個傑出校友身上都有好範例,他們不囿於科系,在各行各業發光發亮,都來自有跨域跨界的優勢。

 

校友名單。。。

電機系孫大衛 - 世界第一大DRAM品牌金士頓(Kingston)創辦人

電機系盧明光 – 大同公司董事長,創辦朋程科技(世界最大車用二極體製造廠)及中美晶(主導子公司環球晶併購德國世創,成為世界第二大晶圓製造廠)

化工系戴正吳 – 鴻海副總裁,日本夏普會長

工設系黃柏溥 – 緯創總經理兼執行長

經營系廖賜正 – 和碩總經理兼執行長

電機系廖祿立 – 美律董事長(世界最大電聲公司)

機械系魏文傑 – 美律副董事長

工設系燕成祥 – 世界第二大掃地機器人松騰實業董事長

機械系楊宗興 – 台灣最大的國際系統整合工程公司中鼎工程董事長

經營系蔡篤昌 – 最大量販超市全聯總經理

經營系林子文 – 全聯副總經理

經營系林技典 – 最大3C賣場燦坤董事長

電機系李先蓉 – FinTech女傑日本英國金融科技銀行社長

 

教學制度設計形成了磁力生態池,近年搭配創客空間,結合在地產業進行產學合作研究,引進優質育成廠商開創新領域,再結合業師教學研究,不僅創造學生實習,工讀和就業三大機會同時展開,育成輔導也達到學校最大特色 「師生熱衷創業」!

 

Q : 如何鏈結畢業生至產業界【畢業即戰力,就業率高達99.3%】

A : 主流科系不受到景氣影響,大同大學只有工程與電機學院,設計學院,經營與國際學院三個學院,培育現代社會礎石人才。在態度上,學生必須具備專長但有跨領域思維的不可取代性,能夠迎接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職場環境,還會不斷帶入新思維領先同儕,就是大同畢業生好用的業界口碑。傳承大同傳統,從公司來的工程師師資陣容傳授經驗值,帶領工廠實習動手實作,讓學生體會職場上一周的上班時間就等於在學校一門課的學分,理論實務性強結合,畢業就業三個月就可以學成上手。

大同大學是小學校,全校只有3680學生,小的好處就是大家都互相認識,培養家人的感情。我期望無論是學長學姊或是同級同學,在校認識了解,畢業後進入職場也能互相提攜照顧。

 

Q: 如何發展學生具備【國際移動力的人才素質】

A: 大同大學歷屆畢業校友眾多,傑出校友在國內外佔有重要地位,但後起新秀也不遑多讓。2012年我送學生到卡達去工讀,擔任研究助理,不僅月薪高達2千美元,帶去的模型機器人,參加比賽也獲得國際大獎。由於卡達提供了學生在當地的宿舍、交通、與來回機票等相關費用,所以回國時,學生已經存好未來要前往美國讀博士班的基金,一舉多得。在全世界為大同學生尋找類似的好機會,是我們不斷在努力的方向。我們跟德國司徒加特應用科技大學、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有1+1的雙碩士學位合作,可以在大同讀一年在司徒加特應用科技大學或愛荷華州立大學,取得兩個碩士學位。

 

學校建構四大研究中心,旨在發展資源培育未來人才,包括:

  • 能源儲存與轉換科技研發中心,建構完整的再生能源相關研究與教學環境。
  • 智慧物聯網研究中心,擁有多項物聯網專利,積極推動技術授權。
  • 創新化工生技中心,累積多年獨特研究成果,開發多項勝技應用產品。
  • 創新設計與系統整合研究中心,長期參與交通部門研究計畫,多項成果上線運作中。

大同大學還要朝更精兵的方向發展,未來招生目標往下調到1000名本籍加上200外籍生就好。我想效法新加坡國家的思考,讓大同大學成為世界品牌的栽培者、先培養好高端人才發展高端產業,造成群聚效果,為帶動社會國家進階發展盡好責任。

 

Q:  2022年的【國際學生之獎助學金計畫】

A: 大同大學是CEO的搖籃,我們希望招收為了創業而來的國際學生,可以參考具體的內容。

 

政府自2017年開辦「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以來成果漸顯,既協助我國企業補充技術勞力,同時也替技專院校爭取國際生源,更為新南向國家培育技職人才。新南向培英專案亦由教育部獎補助大學校院招收東南亞及南亞國家大學講師來台。

國家推動新南向政策,人才培育為核心項目,透過高校開拓的實質教育交流,也能深化與東協及南亞國家雙方互動及聯盟關係,達成創造互利共贏及區域經濟發展的願景,我們一定積極支持。

 

走出校園,正值學生下課時間,校園內頓時熱鬧起來,看到一張張年輕充滿希望的臉龐,我們感受到何校長諄諄期盼學生「愛你的同學」「幫助他人回饋社會」的叮嚀。正如緬甸的世局雖有波瀾仍不妨礙其黃金大地的內涵,大同大學也不因為前陣子的輿論紛擾而影響其泱泱發展,與機智幽默的何校長一席談話,收穫豐富。大學之道止於至善,大同大學為天下英才開啟的正是世界的光明之窗。


活動相薄

上一則新聞&花絮 回到上一頁 下一則新聞&花絮

公司簡介 ∣ 核心服務 ∣ 友好連結 ∣ 新聞&花絮 ∣ 資訊公告&下載 ∣ 法規資料庫 ∣ 聯絡我們 ∣ 網站地圖 ∣ 隱私權保護 ∣ 版權宣告